Tuesday, December 24, 2013

“應該”感謝

  一個月前,我在網路上看到了一篇來自前義大利註台代表馬忠義先生的文章,內容述說著他對台灣的喜愛與讚美。然而這篇文章底下來自於台灣民眾的回應則闡述著完全相反的意見。這些負面回應中多以黑心產品、政黨鬥爭、高房價低薪資為由,否定文章中一切台灣的美好,更以“應該”來反駁文章中所提及的各個舉證,而“鬼島”更不時被用來稱呼這片被我們稱為“家”的土地。

到底從何時開始,我們的生活中充滿這麼多的“應該”?

便利商店“應該”要提供我們多元的服務。
台灣人“應該”有禮貌、熱情、友善。
物價“應該”要便宜並富多選擇性。
員工“應該”要認真工作。
服務人員“應該”要盡力協助顧客。
老闆“應該”要加薪並體貼同仁。
國家“應該”要強壯並保有尊嚴。
人民“應該”要有責任和道德感。

這一連串的“應該”都好似上天賦予我們的權利般,這些“應該”的存在彷彿不需要任何人的努力就會出現。

但這卻不是事實!

  所有的一切都是靠許多人努力而成就的,並沒有任何一個人需要為其他人的“應該”而付出,因此這些付出都需要被感謝。

  感謝是一個很強大的力量,在正面心理學裡有許多提及感謝的主題,而每個主題不外乎都在強調感謝對他人和自己的幫助。

顧客感謝服務人員的體貼付出,可以換回更優質的服務。
員工感謝顧客的包容和支持,會換回更好的顧客經驗。
同事間感謝互相的協助與努力,能換回更開心的工作環境。
員工感謝主管的指導和教誨,可以換回更好的下對上互動關係。
而主管感謝員工的種種付出,會換來更上進的下屬。

  我絕非在提倡一個眼不見為淨的思想。雖然我不是一個道地的台灣人,但對於從小就在這片土地長大的我而言,這就是“家”,我一樣對新聞裡的事實感到氣憤,但同時我仍舊感謝身邊的一切,我仍舊肯定台灣的種種美好。

  透過許多的機會,我有幸認識了許多努力在這片土地付出的人,我不能接受用“應該”兩個字來否定他們的認真,我不會讓一切正在發生的錯誤抹滅了他們的成就。與其消極的否定發生在這片土地的美好,我寧可積極的讓這裡產生更多的美好。


  讓我們一起用感謝帶出更多的美好,用感謝讓身邊的人變得更好,用感謝讓世界看到台灣,用感謝保護這片土地。你不需要感謝一個很偉大的人,你可以從感謝自己開始,感謝自己在2013年一整年的付出,接著是你的家人,再來是你的朋友、工作夥伴、為你提供服務的人、和那些默默付出的人。


Thursday, November 21, 2013

放棄,都是從自己開始


  考核是讓我聽聽伙伴們的意見的好機會。

  有次,一位伙伴跟我抱怨說我總是打擊他們的信心,每每當他提出新想法時,我總是會“打槍”他,這讓他很受傷。

  首先,我當然是先跟他道歉,畢竟我的確應該多鼓勵他們提出新想法,而非扼殺他們的思考。但我也反問他為何不說服我,所得到的回應則是“因為你說服了我”。

  我的下一個問題是;“你的受傷來自於你的耿耿於懷,也就是我並沒有完全說服你,而你似乎也認為所提的想法是可行的,那是什麼讓你放棄繼續琢磨(Refine)原有思考,並再次嘗試說服我?”。

接著,便是一陣安靜。

  我不是朱學恆的粉絲,但卻認同他所說的;“沒有人可以逼迫你放棄夢想,夢想從來就是自己放棄的”。

  在人生當中,總會有一天,你有一個很棒的想法,你也對這個想法的實踐很有信心,你迫不及待跟好朋友分享,卻換來一陣批判與負面回應,你便因此放棄了這個想法。然而幾個月後,你就看到了你的朋友正在實踐你的想法,這是你會後悔萬分,並且抱怨你的朋友,甚至遠離他。

但其實,你心裡知道,你的朋友沒有錯,他只是繼續琢磨了你的想法,並鼓起勇氣實踐它。

  成功的人在做的事,在一般人眼中都看似不可能。其實,他們一開始也覺得不可能,但他們卻奮不顧身的嘗試,既使最後只達到了1%的效果,他們便已比那些不敢嘗試的人多成功1%,也造就了那1%的非凡。

Thursday, November 7, 2013

支持?成功需要的是堅持

   近期我花了較多的時間與實習或學校的學生聊天,其中我最愛向他們提出的問題便是“你為什麼就讀目前的科系?”。

  令我既驚訝又害怕的是他們一致的回應,“不知道”和“因為我父母說”,現在正在電腦前,讀著這篇文章的你也許會直覺的認為這就是現代年輕人的問題,他們總是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但我卻認為這是我們所有人的問題,因為多數的我們年輕時也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甚至到老了還仍舊對自己的人生抱持著種種的疑問,但卻為時已晚。

  當我在跟這些年輕的後輩談話時,我總會提醒他們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不要忘了夢想的初衷,不要害怕失敗所帶來的痛楚,不要忽略每前進一步的甜美滋味。

  還記得曾經有位女同學害羞地跟我說她小時的夢想是要當總統,因為覺得所有人都得聽總統的,似乎權利很大,仿佛可以創造理想的世界般。但如今的她早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為太難、太不切實際了,而且在實際的瞭解後,”總統“這個職務似乎也與她兒時的認知大不相同了。

  我很害怕,害怕當人們都不敢再追尋夢想的那個世界,那將是個死氣沈沈的世界。人們將視工作、生活為理所當然,將它們當作時間流逝裡的純粹活動。

沒有夢想太大、太難,只有害怕太多,勇氣太少。

  “Fear is not real. It is a product of thoughts you create. Do not misunderstand me. Danger is very real. But fear is a choice” 這是來自電影“地球過後”裡的台詞,也是近期我常用來提醒自己與夥伴的新詞。

  女同學的初衷絕非當總統,我所聽到的是她希望有機會創造理想的世界,她希望自己的理念能被重視,她希望能改變大家的生活、生命。但她的身旁有太多的人告訴她這太難、太不切實際,有太多的人告訴她即使當了總統也無法達到她的目的,所以她放棄了,而現在的她剩下的只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與“不知道”。

  我們總是默許別人扼殺了我們的夢想,我們容許父母告訴我們哪些事情不能做,容許媒體為我們設定成功的定義,容許周遭的人否定我們的決定與想法,我們為了得到支持而放棄原有的理想與價值,還為自己的放棄設下完美的藉口。

  還記得我小時候的夢想是成為演藝人員,我希望能夠有機會上舞台成為眾人的焦點,有機會透過演出感動別人。但我的父母總是淡淡的回絕我,他們告訴我“你不夠資格”、“你唱歌不好聽”、“你的長相不夠出眾”等,他們希望我從商、做管理者或當經理人。而當時的我的確放棄了這樣的一個夢想(也許這個結果對我是最好的),但我沒有放棄感動別人的初衷,沒有放棄站上舞台的想法。

  現在的我是一位講師,我一樣站在舞台上,只不過換了種演出,從唱歌跳舞換成了分享課程內容,我一樣能感動他人,一樣能在精彩的演說後換回掌聲與鼓勵。

  其實,要達成夢想,我們需要的不是支持,而是堅持。堅持夢想的初衷,堅持做自己,堅持以不同的方式達到自己的價值。當我們認識和認定了自己的價值後,路將變得更寬廣,我們將能以不同的方式體現自己的價值,更能以不同的態度實現自己的夢想。


“All our dreams can come true, if we have the courage to pursue them.” – Walt Disney

Thursday, October 31, 2013

建立你的團隊其實很簡單

近期看了“寫封與工作無關的信,給部屬”此書。

  還記得年初,我於工作上陷入了瓶頸,我的夥伴們也都感受到了我的煩悶,而我自己也知道影響了他們,因此便寫了一封信給他們每位,感謝他們的協助與體諒,並承諾會儘快調整自己以恢復往日的活力。誰知不久後便收到了他們一起做的A4海報,提醒我,再大的困難都有他們挺我,說真的當下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規範、流程是死的,﷽﷽﷽﷽﷽﷽﷽﷽﷽﷽單,但﷽﷽﷽﷽﷽我更看重各項事情的細節,而人是活的,明文規定雖簡單,確少了一點溫暖。事情的確要顧,但我卻認為主管的重心應該在人身上,而非事情。我喜歡多認識我的夥伴,尤其是他們於工作外的事情。

認識了他們所喜愛的事物,也讓我們多了份連結。

  例如我有一位夥伴很喜歡與公益有關的事情,每次看到她提到公益活動時的眼神,我就覺得很幸福,從她眼裡我看到了熱情。從此我請她負責籌備內部的公益活動,帶我們的伙伴一起去分享幸福,也許這和工作無直接關聯,但卻因此讓她和我的工作都變得更具意義了。

  另一位夥伴則是很有美術天份但卻壓根沒有美術底子。在大家都不看好她於訓練方面的能力時,我請她負責訓練的所有行銷海報、影片和線上教學中心規劃,結果卻出乎意料的棒,有時我都懷疑她是不是騙我說沒學過。這也是我再試著多去認識她的天份後才有的結果。

  每天我在早晨的Briefing時除了工作外,一定會在分享些自己的近期所學,也許是一本書、一部電影或者只是一個想法。我希望教會我的夥伴去思考、分享和說故事。我認為,當我們在分享工作中的事情時,我們總會自身事外般的闡述,但當我們在分享自己的事情時,則能更暢所欲言。藉由從我開始的分享,我也啟發了身旁伙伴的分享,而這樣的分享時間則讓我們一起成長和瞭解對方。

  許多人都說我的部屬太有個性,但我卻認為敢真實表達自己意見的人,才有真感情。我敢說,我的夥伴對我是最敢有話直說的,因此我們的團隊才能不斷突破,屢創佳績,也讓我們能互相理解、體諒與扶持。


  我認為要有感動人心的結果,必須先從感動伙伴開始,更加認識他們,才會有機會感動他們。團隊建立不需要走出戶外,不需要請老師,不需要做活動,其實可以從“你”開始。

Tuesday, October 22, 2013

價值還是價格?

“讓你的孩子學習如何快樂,而不是如何富有;這樣等他長大了,他會知道東西的價,而不是價格。”

"Don't educate your children to be rich; educate them to be happy. So when they grow up, they'll know the value of things, not the price."

  這是來自電影“巧克力冒險工廠”裡的一句台詞,雖然此電影不管是內容或是上述台詞似乎都著眼於親子關係,但其中我卻看到了團隊管理。

  我的年紀其實並不算大,卻因身為主管,所以在許多時候,都會不自覺的把夥伴們當作弟弟、妹妹看待,也莫名的有一種兄代父職的責任感,希望能協助他們找到一個完整的未來,所以看到了這句話便特別有感觸。

  有在follow我的文章的讀者應該不難發現,我非常看重並提倡“幸福”與“快樂”,而在我的工作中,我也多以此核心價值面對主管、同儕、員工及顧客。我要求我的成員追求這兩項人生終極目標,我鼓勵他們找尋志業及價值,我希望他們生活而非生存,我甚至鼓勵他們勇於嘗試其他工作別止步不前。其實,酒店服務業的薪資本就偏低,若無法找到熱情何以堅持到底,不斷創造感動的回憶,並成就非凡。能在工作中找到快樂自然就有了熱情。


  在幸福國度不丹總理吉美廷禮所著之“幸福是什麼?”一書中,於幸福的員工一章節,他提到“幸福是一種心境,而一個幸福的員工會是一個多產的員工。當這名員工置身於那樣的精神狀態下,並且瞭解到這是源自於他的工作表現和所屬的組織,那他就能從自己的工作中看到價值和意義”。他書中所提及的理念恰巧呼應了來自“巧克力冒險工廠”的這句台詞,我們應該設法協助身旁的人在工作中找到快樂,而非期望以薪資福利來換取其付出,當工作中有了快樂,薪資就成了工作的副產品,而工作也將不再是工作,而是生活的一部份、人生價值的體現和幸福的泉源。

你也可以成為別人的生命中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