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1, 2013

The people who are crazy enough to think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 are the ones who do.



身為一個集團的訓練講師,我的身份有點類似傳教士,要不斷的提醒同仁公司的文化核心和價。要能確切地做到這點並不容易,因為我得先打從心底相信這個公司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要相信它是可以被實踐的。然而人生總無法事事如意,所以無可避免的這些信念也難免會受到挑戰。這些挑戰有時會帶給我更大的能量,當然有時也會將我打入谷底讓我倍受挫折,甚至懷疑自己的理想與願景。

  對我而言集團訓練講師是個很特別的職位,當然這也要看每個人所切入的角度了。

  我認識的許多訓練講師都將注意力放在分析訓練需求、訓練成果、擬定訓練計劃、維持訓練系統及集團效益最大化等量化目標上,他們單看數字來檢視一項訓練的成功與否。如一堂咖啡飲品知識課程的成功與否是取決於訓練後咖啡被販賣出的數量。對他們而言,訓練需求是需要透過一個又一個的報告才能分析出的量化數據,而訓練計劃是須在擁有這些數據後才能建構的。這並沒有不對,也是一個較邏輯化與科學化的管理方式,畢竟對一個集團而言營運最重要的是效益,而這些量化數據也是這些講師最有力的績效證明。

  上述的管理方式的確正確,卻不見得是一名現時訓練講師應專注達成的目標。我們可以觀察到市場上的Training職稱慢慢轉換成了Learning & Development,也就是說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的職務也開始不同了。

  Training職務上,我們要做的是確保同仁能過經由訓練以習得職務上所需之技能及知識,目標是讓每個人都能有效的做自己的工作。因此之前所說的邏輯化與科學化的管理方式便以足

  反觀,在Learning and Development職務上,我們的目標是協助同仁成長讓他不只是能做自己現有的工作,更能準備未來的職涯。在這個過程中,講師需要提供更多不同類型的容供同仁嘗試以協助找到職涯方向。在此情況下,同一堂咖啡飲品知識課程的成功與否便不只取決於販賣的數量了,而是在於發了多少同仁繼續深入學習此門知識。的確深入學習咖啡知識並不會直接讓集團賺更多錢,但卻培養了集團未來在咖啡領域下的人才,而在這個世代人才數量與質量便決定了一個集團的成功與否。

  我總是很興奮的與新進的訓練伙伴分享著自己的願景。我期望改變,我期望看到公司的文化更徹底的實踐,我期望成為一位實踐Learning & Development的講師或管理者。雖說這樣的想法總會在我跌入谷底時生問號。

  這幾天,我偶然在網路上看到了1997年賈伯斯介紹“Think Different”的蘋果廣告時的發表會片段。裡面有一句話深深地敲醒了我:“The people who are crazy enough to think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 are the ones who do”(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

  也許我應該慶幸我是那瘋狂的人,我總相信自己能夠靠這著我的言詞與行動影響身邊的人。更得慶幸的是,我擁有一群跟我一樣瘋狂的伙伴,願意相信我的理念,並與我一起努力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有著想要改變世界的瘋狂理念,一樣偶爾會被打敗,一樣偶爾會懷疑自己。我邀請你跟我一起看看同樣一段影片,希望它也能為你帶來多一點能量讓你能繼續瘋狂下去。




Sunday, April 7, 2013

洪蘭教授:“無德有才是毒品“



   近日有機會與一間即將於今年開幕國際五星級酒店的人資主管會面,在初次見面後只能是見面不如聞名。在短短的一小時,此人便對同業競爭對手的服務品質做出諸多批評,更直接點名了幾位人資前輩大肆貶責,這真叫我這位後輩不知該如何是好。其言談間多是對自己的誇讚與褒揚,完全感受不出一絲原是企業教育訓練講師該有的氣息,更別說是一位專業主管了。

  這讓我憶起洪蘭教授所說“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無才是中品,無德無才是庸品,無德有才是毒品”。

  在我們專注於學術研究和經營管理學的養成同時,我們似乎忘了“品德”的培養。一名豐富學識經驗的高階主管所需讓人信服的並非他的學識長才,而是其修養及氣質。在任何情況下批判對手本是負面行為,更何況是在與第一次見面的同業之人談話時。這再再顯示出了此人的氣度與德性,也破壞了該公司長久以來所辛苦經營的企業形象。

  作主管的便是同仁們於企業內的導師,有道是“師者無德,何以為師”。當今的主管在追求更多智識和更高權名的同時,請別忘了“品德”也是一門相當重要的學問,也才能贏得更多的尊敬。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則小故事提醒我們時時保持一顆謙卑的心:

一天,蘇格拉底和弟子們聚在一起聊天,一位其父相當富有的學生,趾高氣揚地面向所有的同學炫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擁有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

當他口若懸河大肆吹噓的時候,一直在其身旁不動聲色的蘇格拉底拿出了一張世界地圖,然後說:「麻煩你指給我看看,亞細亞在哪裡?」

「這一大片全是。」學生指著地圖洋洋得意地回答。

「很好!那麼,希臘在哪裡?」蘇格拉底又問。

學生好不容易在地圖上將希臘找出來,但和亞細亞相比,的確是太小了。

「雅典在哪兒?」蘇格拉底又問。

「雅典,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這兒。」學生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小點說。

最後,蘇格拉底看著他說:「現在,請你再指給我看看,你家那塊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在哪裡?」

學生急得滿頭大汗,當然找不到。他家那塊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在地圖上連個影子也沒有。他很尬又很覺悟地回答道:「對不起,我找不到!」

任何人所擁有的一切,與有大美而不言的天地相比,與浩瀚無際的宇宙相比,都不過如滄海一粟,實在是微不足道。

從歷史的長河來看,不管我們擁有什麼、擁有多少、擁有多久,都只不過是擁有極其渺小的瞬間。

人譽人讚,又增一美;自誇自敗,又增一毀。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永遠都應保持一顆謙卑的心。

Monday, April 1, 2013

負面思考的社會



  
  
  意外在網路上看到這個影片。我認為這只是個文化不同所延生出的不同教養方式,因此並無對錯可言。但這影片卻提醒了我,亞洲文化的種種負面思維。

  老師在改考卷時的方式是以扣分法,是以找錯誤為出發點。我們對孩子的要求是滿分,而不是進步。一個不說謊的孩子不會比一個讀好書的孩子得到更多讚美,因為我們對孩子的要求不只在於品德更希望他們能出人頭地、成就非凡、光宗耀祖。我們到了職場也是一樣,我們比較的是誰犯的錯少,而不是誰又嘗試了新方法。我們每天都害怕犯錯,因為這會影響到我們的獎金和升遷。
   
  其實這些都不壞事,有些在國外也一樣發生,卻也再再顯示出我們對自己的高要求及高標準。

  然而這卻慢慢的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在我們對自己高要求的同時,我們也開始對自己身旁的人有了高標準。每天打開電視、收音機和網路,我們聽到的都是批評。做得不好,我們批評,做得好,我們一樣批評。

  我們把每任總統都罵成了笨蛋,卻忘了是我們選擇他們。我們批評努力的演藝人員,嫌他們不夠出色,但卻忘了問自己有沒有他們上台的勇氣。我們批評體育選手,卻忘了是他們在背負著為國爭光的壓力。我們在網路上對與我們持反對意見的人扣上“極端”的帽子,卻忘了我們也同樣的“極端”。

  我們的批評似乎在宣告著“全世界都對不起我們”似的。我們曲解了“我思故我在”的道理,我們將它變成“我批評故我在”或“我反對故我在”。

  在一個滿是批評聲的世界,誰會願意付出。在一個老是以質疑的態度看人事物的世界,我們又如何追求美好、幸福與快樂。

  我們越來越不快樂了。走一趟書店,你會發現書架上滿滿的書在向你推銷著“快樂”,這個我們應該與生俱來就會的技能。這個技能的消失是因為我們的世界似乎只有“黑”與“白”。我們要求每個人選邊站,我們攻擊每個與我們意見不同的人只為了證明自己所相信的是對的,我們攻擊彼此。

  如果我們把一個國家看作一支棒球隊,試想當我們不斷的攻擊彼此時,我們將不再合作,當我們質疑彼此時,我們將不再信任,當我們不斷批對方時,我們不再溝通,當我們硬要將人因意見不同而分成不同小組時,我們將不再是一個球隊,而最後我們只能一直輸下去。

  其實這些道理我們都知道,但卻鮮少能做到。

  我知道並沒許多人在關注我的網站,但卻希望能透過這篇文章,提醒每個愛自己的人,給予你身旁的人事物多一點掌聲。為那些努力並取得好成績的人喝彩,為那些努力卻沒能成真的人鼓舞,為哪些辛苦過日子的人加油,為那些懂的珍惜的人感動。自己的意見雖重要,但不是最重要,聆聽不代表放棄自己的意見,尊重他人的想法不代表輸了自己的立場。“黑”與“白”不是世界上唯一的答案,細細品嘗生活,我們會發現這世上有更美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