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實驗人員將給予兩隻猴子同樣的任務,但不同的獎賞,一個給小黃瓜,另一個則是給予較高之獎勵,葡萄。大家可以看看,猴子的反應,在想想我之前所說的是否有道理。
Sunday, June 30, 2013
同工不同酬?小心後果!
在之前的“完美並不美”一文中,我提到了企業對挖角而來的經理人和內部培訓出之經理人多有薪資不同之對待,有強調這會造成對立或不滿。這次,我就借用一部短短的實驗記錄來證明此理。
影片中,實驗人員將給予兩隻猴子同樣的任務,但不同的獎賞,一個給小黃瓜,另一個則是給予較高之獎勵,葡萄。大家可以看看,猴子的反應,在想想我之前所說的是否有道理。
影片中,實驗人員將給予兩隻猴子同樣的任務,但不同的獎賞,一個給小黃瓜,另一個則是給予較高之獎勵,葡萄。大家可以看看,猴子的反應,在想想我之前所說的是否有道理。
Wednesday, June 26, 2013
領導的重要特質 - 言行一致
前一陣子去參加了一個人才培育的研討會,聽了許多不同產業的人資同仁分享自己的經驗。其中,讓我最印象深刻卻的不是大家的培育經驗,而是大家對於資深主管的一致評價;“言行不一”。
每位經理人的責任絕對是為公司創造更高的營收,但如果老是在員工面前談“錢”,那就絕對不可能啓發員工的好表現。同時,為了吸引人才,經理人也會分享一些自己與公司的願景。
但這絕不能是“場面話”。
前克萊斯勒總裁,Lee Lacocca,在他的領導人的九個C的理論中,便提到品格(Character)的重要性。有品格的領導懂得是非之別,而也因其品格使同仁產生信任。
“言行不一”,不只會讓員工找不到方向,還會降低團隊向心力,以至讓同仁對企業失望。
所有的優秀的領導人應該要有自我省思(Self-Awareness)的能力,應常常反省自己是否成為一個好的模範,並給予員工一個正確的訊息。
前一陣子,當經濟狀況不佳時,許多的企業主都對員工喊話,希望能夠共體時艱,然而員工看到的則是,這些業主繼續過著奢華的生活。這一切,都使得員工的心情低落,並造成對立,也是因為如此才有後來的“霸佔華爾街”活動。
我之前就說過了,如果企業主能主動願意與員工分享其收獲,那要取得員工的支持與忠誠就易如反掌。當業主正準備著要再買一台新車前,真的應該多問問自己,是否需要如此揮霍,是否有更好使用這筆經費的方式,是否可以利用此經費鼓勵努力上進的員工。此經費不見得需要直接支付給員工,但卻可以投資在同仁的成長上。其實,多數廣獲求職者好評的公司,都不是薪資福利最優渥的,然而卻是不斷投資在同仁身上的。
“自始自終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員工是成功的關鍵”- IBM創辦人托馬斯・華生
要僱員真心的為公司著想,公司得先學會為員工著想,而要經營管理者願意為員工著想,這一切都得起始於業主。賺錢固然重要,但別忘了古語說“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深為業主的你想要留下什麼名以為你的子孫加分,來為你的企業未來設立根基,都來於你的一念之間。
前一陣子,當經濟狀況不佳時,許多的企業主都對員工喊話,希望能夠共體時艱,然而員工看到的則是,這些業主繼續過著奢華的生活。這一切,都使得員工的心情低落,並造成對立,也是因為如此才有後來的“霸佔華爾街”活動。
我之前就說過了,如果企業主能主動願意與員工分享其收獲,那要取得員工的支持與忠誠就易如反掌。當業主正準備著要再買一台新車前,真的應該多問問自己,是否需要如此揮霍,是否有更好使用這筆經費的方式,是否可以利用此經費鼓勵努力上進的員工。此經費不見得需要直接支付給員工,但卻可以投資在同仁的成長上。其實,多數廣獲求職者好評的公司,都不是薪資福利最優渥的,然而卻是不斷投資在同仁身上的。
“自始自終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員工是成功的關鍵”- IBM創辦人托馬斯・華生
要僱員真心的為公司著想,公司得先學會為員工著想,而要經營管理者願意為員工著想,這一切都得起始於業主。賺錢固然重要,但別忘了古語說“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深為業主的你想要留下什麼名以為你的子孫加分,來為你的企業未來設立根基,都來於你的一念之間。
認清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別讓工作成為你的全部。
別讓你的孩子等待你的參與。
別讓自己有機會後悔⋯⋯
一個小男孩跑進父親的房間,父親正在工作。
「爸爸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小男孩問,父親說你問吧。那小男孩就問了:「爸爸你一個小時賺多少錢?」
爸爸說:「你不用管這個,你問這幹嘛?」
小男孩說:「我想知道嘛,可以跟我說你一個小時賺多少錢嗎?」
爸爸沒好氣的說:「我一個小時賺一千塊,快去睡覺吧。」
小男孩停了一下,把頭低下去又抬起來,開口說:「那…我可以借500塊嗎…」
這個父親氣到大叫起來,「如果你問我這些問題只是為了要去買一個愚蠢的玩偶還是有的沒的,你最好回你的房間去反省自己有多麼自私!我每天辛苦工作不是為了讓你拿去亂花掉!」
小男孩不敢說話,回房把門關上了,留在原地的父親仍然氣憤難平,一直想著兒子的問題,「…他怎麼敢為了要錢問我這些問題!?」
…一個小時過去了,父親的情緒已經平靜下來,這時他想到,「會不會兒子有甚麼他真的很想要的東西阿,畢竟他很少跟我要過錢…」男人起身,走進兒子的房間,
「兒子你睡了嗎?」父親問
「爸爸我醒著。」小男孩回答
「我一直在想,剛才爸爸對你太嚴厲了,」父親說,「今天上班特別辛苦,我無意間把壓力發洩在你頭上… …這裡是你要的500塊錢。」
小男孩馬上高興到跳起來,「噢!謝謝爸爸!」接著他從枕頭下抽出幾張皺巴巴的鈔票,這個父親看到兒子已經有的「存款」,心裡又惱火起來。小男孩小心翼翼的數好了鈔票,抬頭望著父親,
「你已經有錢了,為什麼還要跟爸爸要?」父親問。
「因為之前不夠多,但是現在夠了,」小男孩回答,「爸爸,我已經有了1000塊,我可以跟你買一小時的時間嗎?請你明天早點回家,我想要和你一起吃晚餐」
父親聽完,久久說不出話來…。
Tuesday, June 18, 2013
<課堂前言> 平衡的人生
6/ 18,我很榮幸的參加了哈佛幸福學名師,Mr. Tal Ben-Shahar 在台灣的公開講座,從新(心)的再次感受他對正面心理學的分享 與熱情,也提醒自己要繼續堅持所相信的啓發之路,這也對 我接下來的幸福論第二講賦予了更大的使命。
“平衡的人生”是現代人不斷再追求的目標,但大家似乎都 只把注意力放在時間的分配上,彷彿只要時間分配好了便能 達到平衡。然而,我卻認為這只是在為我們的種種選擇作藉 口,以方便我們把罪過怪到工作、公司或老闆身上。
其實,平衡的人生,需要的不是更好的時間安排,而是心態 的轉換。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成為菁英,要能夠獨立,因此,在學 校裡我們與同學競爭,在公司中我們與同儕比較,我們總是 好強鬥狠,總是表現出最優秀、最強壯的一面。我們不間斷 地把自己膨脹,彷彿世界沒有了我們就無法運轉似的。我們 把自己看成公司不可或缺的的角色,也犧牲了自己苦心想要 追求的人生。一味相信成功就會幸福,卻對成功的定義一無 所知。結果,我們就這麼不斷努力追求著不確定的目標.. .
就算是橡皮筋也會有彈性疲乏的一天,更何況是人?
不斷的累積給自己的要求與壓力,又怎麼會有平衡?
正面心理學,要分享的絕不是達到快樂的簡單步驟,更不是 讓人不再感到負面情緒,而是讓我們能看到人生中更全面的 景色。我們需要追尋的是心態與心情的平衡,我們要懂得為 自己負責,尤其是我們的幸福。
Tal Ben-Shahar在新書 “Choose the Life You Want” 說到:要追求更好的人生所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接受選擇的 權利,只有在我們懂得並願意為自己負責後,我們才有機會 找到幸福。
我們總有機會犯錯,但那又如何?
我們需要認可自己只是 “人” 的這個事實,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允許自己的失誤,只有我 們把自己當 “人” 時,我們才會開始懂得 “生活”,也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找到平衡與幸福。
在分享了幸福論第一堂課後,有參與者建議我改一下課程名 稱,因為 “幸福論” 這類自我心靈成長課程往往會給想報名的人不同的觀念,會 讓人以為來參加了就間接證明了自己的不快樂,甚至還會讓 其他知道的人以為自己需要心理輔導等治療。
不過我抱持另外的想法,即使在哈佛,超過1/ 3的正面心理學學生都於現實生活中面臨相當的心理障礙,也 因此選修了此課程。我們需要面對自己的問題,才有辦法進 一步的改變自己。
真正的勇敢從來就不是完美無缺,而是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 。
正面心理學本非單純的心靈成長課程,它是一堂 "人生管理學" ,它不僅能協助我們瞭解如何達到個人的幸福,更重要的是 如何達到群體的幸福,而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如此積極推廣此 主題。
我希望能夠利用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經驗讓參與者認識它的幫 助,進而在生命中作出不同的決定以達到不同的結果。
我們不需要完美,因為人生本就不完美,但我們可以完整, 讓我們於7/14 一起看到人生中更完整的風景。(報名請洽學堂講座)
“平衡的人生”是現代人不斷再追求的目標,但大家似乎都
其實,平衡的人生,需要的不是更好的時間安排,而是心態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成為菁英,要能夠獨立,因此,在學
就算是橡皮筋也會有彈性疲乏的一天,更何況是人?
不斷的累積給自己的要求與壓力,又怎麼會有平衡?
正面心理學,要分享的絕不是達到快樂的簡單步驟,更不是
Tal Ben-Shahar在新書 “Choose the Life You Want” 說到:要追求更好的人生所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接受選擇的
我們總有機會犯錯,但那又如何?
我們需要認可自己只是 “人” 的這個事實,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允許自己的失誤,只有我
在分享了幸福論第一堂課後,有參與者建議我改一下課程名
不過我抱持另外的想法,即使在哈佛,超過1/
真正的勇敢從來就不是完美無缺,而是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
正面心理學本非單純的心靈成長課程,它是一堂 "人生管理學" ,它不僅能協助我們瞭解如何達到個人的幸福,更重要的是
我希望能夠利用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經驗讓參與者認識它的幫
我們不需要完美,因為人生本就不完美,但我們可以完整,
Sunday, June 16, 2013
完美並不美!!
讀了由Peter Capelli所撰的“華頓商學院教授:兩個問題,害好人才找不到好工作”一文,此文直接點出了現今經營者對人才招募及培育的通病。這絕不是只侷限於亞洲,即使在歐美也有相同的情況。
尤其於文中所提到的職訓落差部分,更是讓我心有慼慼焉。
文中說道,許多的僱主在尋求員工時,總在找尋那不存在的“完美”,但這“完美”的要求,卻又建立在不健全的職務說明中。我的身邊便常有耳聞類似的情況;曾有一個主管要找秘書,開出的條件是要聽話(能被使喚)、外語能力要好(能與國外同事能溝通)、文書能力強(最好有法律的背景)、願意學(這要如何評斷?)、不要太在乎工時(秘書的工作加班是應該的)、最好是要從國外唸書回來(解釋是“獨立”)、最後是“便宜”。這樣的要求,當然找不到人,因為這不是在找人協助公司成長,而是在找自己專屬的超人。
文中也提到,多數企業寧可透過挖角取得經理人,也不願相信能由內部培訓未來的領導。然而,根據研究,一個挖角所得的經理人,需花三年才能追上內部提拔的經理人表現,但內部培養的經理人卻要花七年的時間才有辦法於薪資追上挖角的經理人。
雖說,內部提拔培訓需利用企業的資源,但若因此不提供相對應的薪資,這則會讓同仁感受“不公平”,這也會降低同仁對企業的忠誠度,畢竟被提拔的同仁也將提供企業更多的能量與成長,但公司卻看似與員工計較般的於薪資上表現出“不乾脆”與“不甘願”。
經常,我們都會聽到把企業比作大機器,員工似零件般地比喻,但我卻不認為此比喻適當。如果,人是零件,那就是鼓勵經理人找到完美的零件,但沒有人是完美的,在有經驗的員工也需要培訓以融入集團文化與系統。
我倒希望把公司比喻成管弦樂隊,而員工是不同的樂手,公司需要找到會特定樂器的同仁,但仍須透過訓練以培養團隊合作,也讓每個樂手能夠學會公司的樂章。
Saturday, June 8, 2013
Finally Done
終於完成了我第一次地“幸福論”課程。
感覺很踏實,似乎又有了第一次講課的那種興奮。看到來參與的夥伴們在課堂中的笑容,就覺得事前的準備都是值得的。
在答應接下這堂分享後,我幾乎每天都重複檢視、更新自己的投影片,更重新翻出了之前自修的影片檔和書複習,每天都反覆背讀講稿,真的弄得好似是自己的第一次開課,說真的,讀書時也沒那麼認真。
其實,事前我一直很擔心,畢竟“幸福”很抽象,而正面思考只是提供了一些較科學的工具供大家使用,說白了,這是堂沒有實質結果的分享。但這卻是我給自己的一個交待,我希望透過“幸福論”讓大家認識我,一個希望能夠鼓勵大家勇敢追求自己幸福的講師。
我希望透過“幸福論”,將幸福是很重要的這個概念傳遞出去。
我希望透過“幸福論”,讓大家有勇氣追求自己的幸福。
我希望透過“幸福論”,喚起大家要求幸福的聲音。
台灣人,太善良了,善良地有時忘了為自己爭取什麼,善良地忘了自己的選擇權,善良地忘了自己的幸福,甚至善良地為了別人放棄了自己的幸福。
我不知道自己可以帶給參與的人什麼啓發,或預測他們的反應。但我知道我會繼續堅持,因為我有一群跟我一樣瘋狂相信能改變世界的夥伴。
最後感謝所有的參與者,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參與到最後,但你們的出席都給了我更多的動力。
Monday, June 3, 2013
企業責任
近期,我比較關注的新聞莫過於;菲律賓漁船事件、毒麵粉事件和企業家低稅率事件。對於菲律賓漁船事件,我不想再發表個人意見,因為網上已充斥著許多不同的聲音,我只期望,最終能還給漁民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其他兩件事件,我則希望能帶出企業責任的問題。
其實,大多國家都會給予企業一些免稅優惠,並希望這些優惠能鼓勵企業主回饋社會,然而這些希望大多並沒有真的實現。
許多企業主認為自己的公司已有回饋社會,他們創造了本地工作機會,但殊不知,這本不是他們的選擇。企業本來就需要人,而本地人原本就是最方便取得的勞工資源,所以創造本地工作機會根本不來自於他們的決策。然而,使用本地員工的人數則取決於他們的決定,但檢視目前各企業人力縮編與低薪資的制度,他們的決定看來是賺更多的錢,而非負更多的責任。
此次毒麵粉事件也沖擊到了陪我們一起長大的統一集團,而許多人都說統一也是受害者,但我卻認為它算是加害者。統一集團算是台灣最大的食品供應商,並擁有最完善的供應鏈,如此極具影響力的一家公司,卻對自己內部所用的食品原料沒有仔細的檢驗,這絕對是需檢討的。
台灣的企業主需要用更高的標準來檢視自己和企業。透過企業的豐富資源來影響社會、協助社會成長。與其不斷的要求政府與人民支持,不如先有所作為,讓大家看到企業的用心付出,我相信要台灣人民支持本土企業絕非難事。
我真心認為,台灣的優勢在於軟實力,而軟實力來自於“人”。一個“人”要能得到別人的認同就必須有“德”,負責便是一種“德”地展現。我相信台灣的企業家要走出去,並為世界欽佩(Admire),便是展現我們的企業道德與責任,讓大家知道,台灣的企業不只是會賺錢,更是這個國家的支柱。
Henry Ford說過;”A Business makes nothing but money is a poor business”。台灣的企業不能再只專注於賺錢,而是該將格局放大,從新檢視本身是否有充分利用其影響力以改變社會。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