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2012年的好書推薦,大家一定不會忘了哈佛桑德爾教授的“正義 - 一場思辨之旅”。此書帶起了台灣人對於教育制度的討論,也讓大家開始了解到獨立思考及團體討論的重要性。然而這卻只止於對教育制度的批判與期待,並沒能真正的延伸到企業管理之中。
“辯”,這個在亞洲文化中帶有強烈負面意義的字,促使會議中只有沈默與妥協。反之,“聽”,這個極具正面意義的字,卻往往成為了會議中的主角。
“辯”與“聽”都只是溝通的工具,本身不具任何正面或負面意義,這都端看人如何使用與解釋。許多時候“辯” 讓人有種包含了情緒的感受。然而確實的“辯”卻不該具任何情緒。“辯”應該是一種自我意見的表達方式。一種透過專業的理解與極富邏輯性的編排將想法有效地表達。上述的行為通常會被稱為“討論”,然而這只是無謂的文字遊戲。不管是“辯”還是“討論”都是由聆聽者來決定。一個不願聆聽的人會將對方的意見曲解成附有情緒的“辯”。一個不願接受意見的人會簡化地將對方的言論批為“爭辯”而非“辯論”。
因為亞洲文化對“辯”根深蒂固的印象,許多的人不再提及自己的意見,而此現象也最常在大公司中出現。然而這卻抑制了獨立思考,也讓意見交換止步,更傷害了企業的競爭力。
要進行有效地“辯”,便需先擺脫既有思維,必須先幫“辯”去汙名化。積極的鼓勵“辯”,瞭解所有的“辯”都只為得到更好的結果。人們需要在有規範的情況下“辯”,人們需要在沒有情感包袱的情況下“辯”。
何謂情感包袱?同事之間總擔心有嫌隙,然而在“辯”的過程中無可避免地會因意見不同產生情緒,但卻需謹記所有的情緒應只留於辯論過程而不應帶入日後合作。要做到這點非常的難,因“人非聖賢”,每個人都不喜被質疑或反對,因而需要透過時間的累積去認識“辯” 的真實呈現方式,並不斷提醒自己不讓情緒顯現於言談當中。
此外,階級則是另一種的情感包袱,而對於亞洲人又別具影響力。因此,屬下於會議中總是在等待主管的指令,而非提出個人想法。全因擔心自己的意見被視為“爭辯”。主管得瞭解,任何的意見都需用心聆聽。也許同仁無法沈穩的使用“辯”,然而如果主管仔細聆聽其言而非其技巧便可得到同仁的真實意見而不被情緒誤導。
早在三國時就有小霸王孫策告誡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的故事 。三國故事中不乏有周瑜或張昭與孫權辯論之場景,在這些時候,孫權總能試圖平穩住自己的心情盡力去聆聽,並設法瞭解他們的論調。既是上者便應能大氣的將員工的意見視之“辯論”而非“爭辯”,這才能真正的統合意見。
少了“辯”,開會就只是訊息的傳遞,而非結果的極大化。 少了“辯” ,將更難得到 “辨”。聖經說“我們的語言有很大的力量”。孔子與其學生也是透過 “辯”來教學相長。 “辯”是比“討論”更進一步的攻防戰。“辯” 是一種邏輯思考的演練,是帶領自己思索複雜議題,不再淪為跟隨他人的應聲者。
沒有開放性的“辯”又如何達到“辨”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